Quantcast
Channel: Mata Taiwan
Browsing latest articles
Browse All 478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跨越中央山脈就像來到另一個世界——當神秘的部落女巫遇上人類學家

(本文原標題為〈當神秘的女巫遇上人類學家──專訪胡台麗、劉璧榛〉) 巫珠(圖中右手所示)是排灣族女巫師的必備靈物,代表受到神靈揀選、註定成巫的命運,一般會收藏於巫師箱袋中(圖中左手所持)(圖片來源/胡台麗)...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世界看不見的一群「泰國人」

  泰國(註1)的邊境由高山森林組成,在那邊居住著被泰國官方稱為高山民族的人民,創造了「山民」這樣的觀念體系,且政府常常以解決「山民問題」作為治理的用語,形成對他們的負面身分標籤,這樣的想法被植入泰國人民的心中,形成刻板印象。   被排除在泰國之外的「山民」...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蔡政府原民政策髮夾彎?520 前夕小英幕僚親自回應!

  蔡英文總統在 2016 年大選的原住民族政策主張,是最早公佈,也是最完整的論述,九大具體主張包含保障原住民族土地權(回復傳統領域權、核廢料遷出原住民族土地)、實現原住民族健康權,以及肯認平埔族群之歷史地位等;並在三個月後,以總統身份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也提出八項具體承諾。 只是截至目前各項最初所承諾的各項原民政策,不是執行進度緩慢,就是違背先前公開承諾,也遭輿論質疑是「髮夾彎」!...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民族議會:要完成真相和解Sbalay,小英總統得先搬開這些石頭

  蔡英文總統當選就職以來,原住民族從開始時的相信期待,於今卻陷入紛擾不安。就職周年,理應就蔡總統競選時所提出的原住民族政策政見,進行檢視,提出針貶建言,其中以「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積極實現轉型正義」為最重要的核心政策亮點,其他的政見,都可以環繞在此核心,來整體看待。...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美國法輪功穿阿里山鄒族服飾上街引眾怒,四大原因讓族人抗議「沒禮貌」!

  法輪功成員在美國時間 5 月 12 日齊聚紐約市,慶祝法輪大法洪傳世界 25 年,部分成員穿著鄒族服飾,手持「法輪大法在台灣阿里山」布條遊行,法輪功《明慧網》最初報導甚至全文將「鄒族」誤植為「周族」;待影像傳回臺灣,引發許多鄒族人強烈不滿,要求法輪功必須公開道歉。 雖然法輪功在 15...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陳先生」翻成原住民名字幾種寫法?從護照到公文,標準化是族語文字化應努力的目標!

  你還記得第一次申辦護照時,為了查詢中文姓名拼音如何書寫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嗎? 讓我們從中譯英的範例,思考中文翻譯成族語時可能會遇見的問題。   不同族語,影響漢名譯族語的拼寫...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這些照片若讓你感到不安,那它們正是讓我們理解社會的「去熟悉化眼鏡」

  攝影師 Chris Buck 5 月在《歐普拉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為特別企劃「讓我們來談談種族 !」(Let’s Talk About Race)發佈一系列影像,翻轉人們在看待種族與族群議題的既定印象。 在系列第一張,白人女性在為一群亞裔女性做腳底按摩和修腳指甲,而同時間,亞裔女性則開心地談笑著 ; 第二張,是一位白人小女孩盯著一整架黑人洋娃娃 ;...

View Article

就算山林被留下來,凱道上的你們還是那麼窮啊!

  我的家人們在凱道上已經住了 77 天了(編按1)。   巴奈姐姐跟姊夫還有馬躍 , 他們從內本鹿山上下來後 , 原裝備直接下在凱道。最初我以為只要幾天甚至一兩個禮拜,他們就可以回台東的 。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隨著置物架的搭建、流動廁所的進駐 —— 那傘原來是三月初拿來遮那大雨用的,現在換遮中午熾熱的陽光,77 天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拿走的,永遠放不回去嗎?」那些博物館難以言說的歷史

  5 月 18 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今天(5/18)也是蔡英文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後的第 291 天,原住民族人在凱道抗議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的第 85 天。 轉型正義在哪裏?殖民治理是否依舊呢?——...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歷史上的今天(5/26):台灣第一所學校成立,還早了台南孔廟整整 29 年!

  說到台灣第一座學校,許多人可能會學到建於 1665 年(明鄭永曆 19 年),原為承天府寧南坊,目前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台南孔子廟,又被稱為「全台首學」⋯⋯ 但事實上,根據文獻記載,早在 1636 年 5 月 26 日,也就是 381 年前的今天,荷蘭人就已經在西拉雅族的新港社開辦了第一所學校(註1),並且以羅馬拼音教授西拉雅語及西方宗教教育,整整早了台南孔廟 29 年!   1636...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東華爆原民社工師資風波!學生嘆:校園宛如小型社會,原民權利剝奪血淋淋出現

  國立東華大學是國內大專院校中,唯一設有原住民族社會工作相關學程的學校,其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下稱「民族社工學程」)隸屬於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下稱「民發系」)下。但 5 月 24 日卻傳出校方在民發系師生不知情的情況下,計畫移調民族社工學程 2 位專任教師至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社會學系,讓原本師資就已不足的民族社工學程剩下一位專任教師,引發系上學生發表聲明抗議。...

View Article

「這堂課,天黑請閉眼」:一場從殺手遊戲開始的歷史課

  臺灣的歷史就是族群互動的故事,而每一個族群都會有自己說故事的方式和角度,所以,臺灣的歷史與故事很複雜,但也很豐富。   這週上課,我請出了 Bauqi...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為了他們4萬年的存在,社群平台Twitter把這個表情符號送給澳洲原住民!

  在澳洲「1967 年廢除歧視公投」50 周年紀念(5 月 27 日)之際,超過 250 名澳洲原住民聚集在聖地 —— 烏魯魯巨岩(Uluru),就「憲法承認原住民地位」一事,罕見地為澳洲原住民族自己召開為期 3 天的大型會議。 同時間,Twitter(推特)默默新增了一個新的表情符號(emoji)—— 是澳洲原住民旗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旗,當 Twitter...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端午節放假從沒想過的事:一樣是台灣人,為何有人放「國定假日」還需要向老闆請假?

  端午節這天,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發起人周奕成在臉書上說,曾和原住民朋友聊到幾天要請假回部落參加祭典,讓他想到為「什麼『我們』端午節拜拜吃粽子,理所當然就放假不必請假?而且整個國家還要配合『我們』去調整成連假?」 相較於台灣的中秋節、端午節等「國定假日」說放就放,原住民的「祭儀假」卻必須提供身份證明才能放假,還要擔心主管的另類眼光看待,可能形成歧視問題。   「國定假日」壓抑少數文化...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出生被騙到70歲,邵族祭司血淚控訴:不搶走原住民的土地,政府就會垮台嗎?

編按:因抗議現行《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草案》(下稱「劃設辦法」)定義排除私有土地,恐讓部落從此無法爭取被私有財團侵佔的土地,邵族人於 6 月 1 日再次加入凱道抗議族人的行列,2 位祭司、2 位耆老與青年遠自日月潭而來,赴凱道痛訴土地流失歷史。相關新聞整理請見「凱道抗議100天」。   從出生被騙到 70 歲,請把土地還給邵族...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原民學生休退學率高主因是程度差?大錯特錯!教育部最新報告告訴我們的原民教育現況

  《原住民族教育法》(下稱《原教法》)立法以來已逾18年,雖有助於有心從事原住民族教育工作的族人或工作者因法制化逐步累積成果,然而在一些重要的教育指標如在學率、休學率等,仍可見到原民學生與一般學生的顯著差距。教育部 6 月 1 日公佈最新的「105 學年原住民族教育概況分析」,以下將透過統計數據報告來認識當前原民教育的四個重要事實。   原民生選系休學,都與經濟考量有關...

View Article

「以藝術對政府溝通本應是台灣之光!」民族議會抗議警方粗暴驅離凱道原民:是對整個原住民族的屈辱

  此一粗暴的驅離行為,形同對整個原住民族的屈辱!6 月 2 日大雨中,傳來警方利用強烈雨勢之際,動用大批優勢警力,全面徹底拆毀清除百日來在凱道上抗議政府蔑視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所搭帳篷及文化藝術裝置,其執法強度範圍,遠超過所宣稱排除占用道路妨礙交通之所需。...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排灣族琉璃珠為何越老越珍貴?從這些珠子的渡海來台史,解開排灣族的身世起源!

  三地門位於屏東縣內,是排灣族群的部落之一,大家知道三地門為何要叫做三地門嗎?那是因為三地村位在隘寮溪的東北面坡地,與北葉村、水門村合稱為「三地門」,在過去是平地人和原住民買賣交易的要道喔! 間單來說,三地門就是三個部落在一起的地方,又有人稱為「三地部落」! 三地門鄉原本在排灣族語中音似「笛摩兒」;清朝時期,閩南移居此開墾的漢人以閩南語諧音稱之「山豬毛」或「山地門」。1935 年,日本政府將排灣族...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台灣歷史400年,竟是從小米、水田到露營地的部落土地「合法轉移」大全!

  今(2015)年 4 月,我們三人結伴初次照訪位於新竹尖石鄉的水田部落,抵達目的地前對部落的想像奠基在公視節目《我們的島》於 2011 年 1 月關乎環境破壞的報導:由於薑田開闢在部落山坡地上,為了種植生薑而大量砍伐原有竹林,也使用大量農藥與肥料,伴隨大面積薑田而來的環境汙染與「土地開發」,成了部落居民擔憂的源頭。...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別因為吃了漢堡,就忘了吃山肉的味道」內本鹿布農人一甲子的尋根踏水回家路

  「我們身上原本有的能力,是耳濡目染的,從小那個我們的爸爸,父執輩帶著我們上山的東西。(現在)我們學著上班、學著打卡,整個世界都沒有在用了!我們要讓這個(主流)世界不再用的東西,這個軟體重新再灌回來我們的身體,讓我們更像人……那是文化內涵,生命的豐富。」(tama Nabu)(編按1)...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各種差異,是台灣人得以一起分享的美好——從布拉瑞揚舞團感受到的尖尖滿滿力量

  單從 BDC(布拉瑞揚舞團,Bulareyaung Dance Company)舞作名稱《無,或就以沉醉為名》來看,就連這名稱的決定,都這麼不當一回事。用白話擺明了講,就是:「啊唷來看我們自在奔放跟著一起開心,幹嘛還要起名字啦。就來看一定會有感覺啊,感覺到最尖尖滿滿的時候,啊就沉醉了這樣可以吧。」 連英文也是這樣,”Stay that...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服裝穿錯原住民小題大作?政大啦啦隊文化挪用風波延燒,意外開啟溝通契機

  政治大學 90 週年校慶創意啦啦隊錦標競賽在 5 月 19 日舉辦,其中財政學系(下稱「財政啦啦」)的表演以迪士尼電影《海洋奇緣》作為主題,由於隨意拼湊類似「原住民文化」的服飾引來爭議,政大搭蘆灣社批評「當天的表演產生錯誤的文化傳遞,使得觀賞者留下錯誤的刻板印象」。   隨意拼湊原民服裝,政大財政啦啦隊致歉...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種瓜不只得瓜還得肉!」魯凱族導覽背後的原民生態啟示錄

  東魯凱的達魯瑪克族人堅持我們一定要走入他們的森林,同時也是林務局的林班地。這是離部落很近,大概幾百公尺不到,即可進入的國有林地。 對族人而言,這不是禁地,而是他們生物多樣性極高的菜園。   魯凱族的生態學:種瓜也可以得肉 一路走來,導覽的族人豐富地道出幾乎所有生態導覽可以展現的內容,舉凡蝴蝶、青蛙、植物、蝙蝠以及螢火蟲等,但最吸引我的卻是,他說:「你知道,種瓜可以得肉嗎?」...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抗議亞泥4天連署破15萬!徐旭東挖山養魚到底錯在哪?

  編按:紀錄片導演齊柏林 6 月 10 日拍攝《看見台灣2》時不幸罹難,卻也使其生前關心的太魯閣亞泥礦場獲得大量關注,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 13 日失言表示「挖山可以養魚兼環境生態」更激起網友群起激憤,由地球公民基金會發起的「撤銷亞泥非法展延連署」在短短四天暴增 15 萬人,目前已累積至 193,673 人。 現行《礦業法》到底出了哪些問題?讓我們從亞泥礦權延展爭議開始談起吧!     相關活動...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好山好水不見得是好事!比多數台灣人還早出國拚觀光,日月潭觀光卻等於邵族的被侵略史

  果然,才說一定有人會認為蓋了飯店能增加就業機會,就看到有人說蓋六星級國際級旅館才會有人來消費。開發商昨日在環評會中也「允諾」,會讓邵族歌舞團在裡面跳舞表演、賣特產。 既然大家都歌頌觀光好,那麼,就來說說邵族的「歌舞團」表演史和被觀光史 —— 主流社會的 Shiput(編按1),你們以為邵族是沒見過「世面」的「憨番」嗎?觀光、表演背後是怎麼回事,邵族人恐怕比你們還懂!...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吳明益:當海是我們的路

  為了原住民傳統領域爭議,許多人在凱道夜宿抗議已經三個多月了。這個三個多月以來,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原住民語終於列入國家語言。 兩天前我在上課前,收到馬躍.比吼打來的電話,因為上課在即我沒有接起,不久後就看到訊息,原來是他們打算在周日(5/28)辦一個有別於端午節,卻含有詩與船意象的活動,叫做「凱道船來一首詩」。馬耀問我能不能為這個活動寫一首詩。...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近萬名國中生作文「傳統習俗」抱鴨蛋!部落青年:文化傳承重點在認同,而非血緣

  今(2017)年國中會考作文題目是「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是歷年會考作文題目之中首次以「傳統習俗」—— 這個年輕人可能不太深入了解的經驗來書寫,結果僅有 2,561 人(佔 1.05%)拿 6 級分滿分,抱蛋人數卻高達 7,485人(佔 3.07%)。...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邵族土地流失/「凱道船來一首詩」寶藏巖開展,看見日月潭獨木舟背後的悲傷(2017.6.20更新)

  最新消息 2015 年開始的日月潭向山 BOT 案歷經邵族人長達兩年的抗爭後,終於在最近傳來好消息 —— 廠商上訴遭最高行政法院駁回,環評程序也將重啟,預計能為邵族爭取更多訴求時間與空間。   自今(2017)年 2 月 18 日原民會發布《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草案》後,因將私有土地排除於「原住民族土地」定義之外,引發部落族人在凱道前長達三個月的抗議行動;而過去 100...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他們的工作致死率,比駐伊美軍還高——被貧困逼上喜馬拉雅山的雪巴人

  編按:近月,兩名香港人登上珠穆朗瑪峰,登山的勵志故事成為一時間的話題。看過新聞報導的讀者都會知道,單是登山者無法攀登這樣的高峰,走在登山者前帶路、開路、確保安全的雪巴人嚮導最為關鍵。既然是走在最前頭,不用說就是最危險的。在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歷史上,那些嚮導事實上登頂次數最多,當中不少因登山死亡或傷殘。...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小心,你的「愛台灣」可能加了不自覺的種族歧視!那些社會學偷偷從人們看到的種族主義

  我上課的時候會問學生以下問題:「請問歐巴馬的種族是?(1)黑人/非裔美人,(2)白人,(3) 印尼人。」大多數的同學露出「老師,這問題太簡單了吧」的表情,回答當然是(1),少數反骨同學懷著「其中必有詐」的揣測說是(3)。曾經有一位很兩光的同學說是(3),誤以為歐巴馬在印尼出生。 偶爾,有人舉手問:「可以有一個混血(mixed)的選項嗎?」...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家的意義從不只是一棟國宅 —— 從三鶯部落看見另一扇對家的想像

  高中時在課本上看過所謂的「都市原住民聚落」—— 一群原住民長途跋涉,離開花東的好山好水定居北臺灣各鄉間的河床地,為了在都市邊陲討生活。而生活條件已極度艱難的前提下,卻還要面臨居住地違法的威脅,能夠安居的一席之地都將失去。 大漢溪流域的阿美族三鶯部落,即是爭議性與抗爭聲音著名的其中一個例子。...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看電影必備的爆米花,馬雅人曾拿來祭神!——當玉米從美洲文明進入世界

  冬天來一根熱騰騰的水煮玉米或烤玉米、看電影時買一大包熱呼呼的爆米花,玉米雖然不是我們的主食,但也溫暖了我們的腸胃、增加我們生活的樂趣 —— 生活中,玉米以各種型態出現在我們面前,除了早期的白玉米、後來黃色的甜玉米以及現在可以做沙拉吃的水果玉米之外,玉米還以其他我們不容易留意到的型態出現:高果糖糖漿,以及動物的肉。   玉米,世界產量第一的作物 高果糖糖漿是在 1960...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亞泥爭議/齊柏林和金曲歌手讓我們再次看見亞泥,但40年前故事早開始了(2017.6.27更新)

  最新消息 儘管亞泥強調其所有礦權展限均合法,未來《礦業法》修正後也將依法辦理,並逐步減少外銷、主動縮減 40% 礦區,但民間團體仍持續要求政府撤銷亞泥 —— 除了上週六(6/24)多位原漢歌手於第 28 屆金曲獎頒獎典禮高呼「撤銷亞泥!」、「沒有人是局外人」之後,20 多個民間團體更於 6 月 25 日發起「625 看見亞泥...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讀者投書/沒有內涵的文化認同只剩空殼,我是一個被打醒的泰雅族人

  介紹自己是泰雅族的時候,自己又了解自己的文化多少?那原住民是什麼?   常常提到文化認同,但只是停留在解釋名詞而已,活在空殼當中。   怎麼回答,我來自哪 這次原住民族國際人才培訓課,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包正豪副教授提到:「人家問你你家住哪,你怎麼回答?」我思考了一下,還真的不知道怎麼說⋯⋯ 為了要讓他們快速了解地理環境,我會先說是梨山附近的部落,然後沒了。...

View Article
Browsing latest articles
Browse All 478 View Live